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
關燈
小
中
大
孫享福和楊順水將快船駛到曲江池碼頭的時候,張公瑾已經等在這裏了,他甚至都沒有回府交待一聲,就直接趕了過來,隨同他一同前往高句麗的,就只有他的車夫一人。
“鄒公,這兩人是楊老漢的子侄,一個叫楊明,一個叫楊傑,有他們輪班操船,最多五六日,保準您能到萊州,去到那邊之後,您就先留在身邊聽用吧!”
“五六日就可以到萊州?當真好本事。”
張公瑾用讚許的眼神打量了二人一下又道,“現在軍情緊急,旁的話就不多說了,你就告訴我,你在萊州外海的人馬有多少,戰鬥力如何,老夫要如何聯系他們。”
張公瑾是懂船的人,上了船之後,稍微的感受了一下,就知道這船的犀利之處,現在的情況就是他早一點到高句麗,那邊可以操作的空間就更大一些,是以,也不跟孫享福客氣了。
孫享福想了想,答道,“八百人左右,都是精幹之士,所配的,都是萬石的新式水輪船,共十艘,那種船鄒公之前應該在船廠見過,功能我就不多說了。船上有充足的武器裝備,比之朝廷的戰艦猶勝一籌,在海上,您幾乎可以無視他國水軍,用他們來保證我軍的海上補給和撤離,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。”
海上作戰和陸地上作戰,有著天然之別,艦船和武器先進一些,幾乎就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,還沒有大面積向李唐引進各方面技術的倭國和高句麗水軍,在趙龍所帶領的這支船隊面前,就像小孩子面對成年人一般,基本沒有正面硬抗的實力。
而且,這一年多的時間裏,趙龍他們基本都在半島和倭國海域徘徊,對於那邊的海況,有了相當多的了解,等張公瑾跟他們碰頭之後,應該能根據他們自身的優勢,制定很多可行的戰略計劃出來。
“本以為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,想不到正明還有驚喜給老夫,能夠保證大軍的補給和撤離,高句麗這一仗就好打的多了。”
聽完了孫享福的介紹,張公瑾頓時信心滿滿,孫享福便急忙讓人取來人筆墨紙,現場給趙龍等人寫了一封信,大意就是讓他們一切行動聽從張公瑾的指揮就好。
“鄒公,高句麗之事,若有可為,便為之,若不可為,沒必要將自己陷在那邊,您知道的,占領高句麗,還是得出動我大唐的大軍,而大唐內部地多人少,要滿足自身消耗,需得加強勞動生產力,若是能在海上建立起一條高句麗向大唐轉運人口的線路,使原本為高句麗貢獻戰略資源和稅收產出的百姓,為我大唐貢獻戰略資源和稅收產出,彼弱我強,這也是一種勝利。”
“這一點老夫知道,老夫有高德在手,到時候會利用他,將那些無法給戰事出力的婦孺小孩先走海上運往萊州,只留青壯士兵與淵蓋蘇文作戰,如此的話,那些家屬撤離到了大唐的士兵,便再沒有退路了,必定會奮勇殺敵,以期給淵蓋蘇文造成損失,即便最終戰敗,那些高氏的殘兵,也只有投靠我大唐這一條退路,結局你知道的。”
“原來皺公早有謀算,這我就放心了,如此,我便在萊州等地讓人安排接應的事情,對於人口,咱們可是多多益善吶!”
“老夫知道你滿腦子發財計,缺的就是勞力來實現,所以,老夫不會在那邊大造殺孽的,沒什麽別的事,你就先回吧!老夫早一點去高句麗,也能多為你弄些人口回來。”
待得墨跡幹好之後,張公瑾便催促孫享福下船了,孫享福抱拳與之道別後,在岸上目送了快船離開,心中感慨萬分,能上淩煙閣的功臣,果然個個都了不得,張公瑾這份一心為公的心情,就值得人敬佩。
而孫享福之所以這麽在乎高句麗的人口問題,除了因為需求之外,是因為看準了人口就是高句麗的根基,它是這個時代亞洲地區人口僅次於大唐的國度,有民一百多萬戶,從青壯男丁編成的軍隊數量都有五六十萬,就可以看出它的總人口數,至少也是五六百萬以上的規模,大唐即便是將突厥和東北四部囊括其中,也不過是三百萬戶左右,一千幾百萬人口而已,跟他們打消耗戰,很容易傷筋動骨。
還有一個方面,高句麗的人口到了大唐後,完全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,首先人種特種就是一樣,再一個,他們早就進入了農耕社會,許多人說的還是漢語,普通百姓的文化程度,甚至不輸給大唐漢民百姓,是一種拿過來,直接就可以做生產主力用的優質人口,孫享福當然不想放過。
回到府上之後,孫享福給魏征去了一封信,約他去幸福村做眼鏡,順便跟他談一談山東那邊的事情,他作為山東大部分中小地主的代表,能夠給接受高句麗百姓提供很多幫助,不過,孫享福並不打算讓山東地界的這些世家消耗掉高句麗遷過來的人口,因為那裏離高句麗太近了,百姓們有可能想著逃回。而關中百姓如今正面臨進入工業化的轉型,大量原本開發好的土地需要人來耕種,由熟悉農耕事務的高句麗百姓來補充最為恰當。
次日,整個長安城內都比較熱鬧,因為是科舉放榜的日子。
銅鑼傳榜,宣旨的官員,帶著錦緞紅袍,高頭大馬,在城內各處尋找各科獲得前三名的考生,搞的滿城雞飛狗跳的,冬天裏的冷風,也擋不住長安百姓愛看熱鬧的心情。
各科三甲考生從一文不名,瞬間變的名聲大噪,在享受全城人民羨慕嫉妒的目光的時候,他們的內心也是激動的,朝廷讓他們這麽風光,他們敢不效死力以報朝廷?
類似科舉這樣的事情,在一開始的時候,對國家社會,都是會起到很好的作用,因為最初的時候,人們心思往往比較單純,久而久之,則演會變成一個名利場,讓無數人在裏面沈浮,比較慶幸的是,現在還只是剛開始。
雖然沒出現像宋明時期那種榜下捉婿的情況,但,能夠取得好名次,獲得皇帝青睞的這些狀元,榜眼和探花們,都走入了世家權貴的視線,非是出於世家權貴門下的學子若取得了好成績,他們定然是會想辦法拉攏的,因為考慮問題比較長遠的世家權貴大多知道,這些人才,未來成為朝廷高官的幾率很大。
瓊林宴被安排在了明天,所以,明天才會在法部給明法科取中的子弟開大會的魏征今天有空,散朝之後,和孫享福一同乘快船,用了不到一個時辰,便出現在了幸福村。
“適才在船上跟魏尚書所談的遷民之事,關乎著關中未來的發展大計,還請魏尚書盡可能的幫忙才好啊!”
“為國盡忠,老夫是不會甘落人後的,不過,讓老夫舍了一張老臉去給你幫忙,你是不是也該回報回報老夫?”
“這不,為您來獨家制作眼鏡了麽。”
“這個不算,是你之前答應老夫的。”
“那您直接說,什麽才算。”
“老夫知道你給正倫寫了一個商部管理陳條,讓他一下子就找到了商部的管理方向,老夫所管的法部,雖然不像商部那樣是從頭做起,但也是一個職權與從前有異的新立部門,正明,就沒有如寫給商部一樣的管理陳條寫給法部麽?”
孫享福一早就知道魏征在這裏等著自己,所以,即便陳條他昨日已經寫好,也沒有一見到他,就馬上交給他,等他把條件提出來之後,才從懷裏掏出一個紮子道,“如此,欠您的這個人情,在下可算還了。”
看到厚厚紮子,魏征面上一喜,也不計較孫享福是早有所圖,忙將其接過謝道,“還了,還了,都是為了國事,哪裏存在什麽人情不人情的。”
然之後,他就迫不及待的瞇著眼睛,翻開起了孫享福的手劄。
配老花鏡並不覆雜,用不同厚度凸透鏡在眼前試驗,找出最合適的就好,為了幫魏征制作老花鏡,幸福村專門開了一窯,燒制鏡片厚度不一的凸透鏡,孫享福見魏征看的入迷,便去窯洞裏,與燒制玻璃的技術總工韓少問聊了起來。
“顯微鏡的研究,有什麽進展沒有?”
“目前還沒有,光是用凹凸鏡片,除非造的奇大,才有可能將放大倍數增加到八十倍以上,想要制作您所需要的一百六十倍以上的顯微鏡,需要非常精準的布置各組鏡片的內部擺放,也就是說,那個大家夥,至少要大到人可以進的去,手動調整的地步,而且,可能需要反反覆覆調整安裝,因為有一丁點細小的角度問題,整個東西就不成立了。”
孫享福知道,科技產物,都需要很精確的數學支持,如果,能夠事先計算好成像的所有折射角度問題,那麽,只需要在制作的時候,不斷的調試,使鏡片的角度在內部達到精準就好。
他把測算的任務交給了李淳風,看看他能不能將所有的數據預先算出來,他自己打小有些偏科,不喜歡數學,對於這方面的事情,即不想去做,也很難做的到。
“嗯,你們多試驗,多研究,不要怕經費消耗的問題,等明年渭南的琉璃作坊開業之後,咱們就可以少量的放穿衣鏡到市面上銷售賺錢了。對外就說,十窖琉璃,也未必能燒制出一面鏡子,保持其在市場上高價,稀缺的現狀,幾年以後再說。”
“知道了掌門,咱們這個組的成員,心思也不在制作沒有技術含量的穿衣鏡上面,大家卯足了勁,就是想制作您所說的,能放大一百六十倍以上,能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的顯微鏡。”
“嗯,有這樣的幹勁就好,做技術研究,枯燥乏味是難免的,必須要有一種喜愛探究的心理,才能堅持下去,只要把這個東西制作出來,你韓少問的大名,一定會被史冊記載,流傳千古的。”
史冊記載,名傳千古的事情,人人都想,不過這些東西,貌似離現實還比較遙遠,只是稍微的幻想了一下,韓少問就回歸了現實。
“掌門,可以制作凸透鏡片了,我會分幾十種厚度,先制作一批出來,等魏尚書挑選好之後,我再為他制作幾塊相同厚度的眼鏡作為備用。”
不多時,孫享福便拿著數十塊玻璃鏡片,讓魏征放在眼前試驗了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鄒公,這兩人是楊老漢的子侄,一個叫楊明,一個叫楊傑,有他們輪班操船,最多五六日,保準您能到萊州,去到那邊之後,您就先留在身邊聽用吧!”
“五六日就可以到萊州?當真好本事。”
張公瑾用讚許的眼神打量了二人一下又道,“現在軍情緊急,旁的話就不多說了,你就告訴我,你在萊州外海的人馬有多少,戰鬥力如何,老夫要如何聯系他們。”
張公瑾是懂船的人,上了船之後,稍微的感受了一下,就知道這船的犀利之處,現在的情況就是他早一點到高句麗,那邊可以操作的空間就更大一些,是以,也不跟孫享福客氣了。
孫享福想了想,答道,“八百人左右,都是精幹之士,所配的,都是萬石的新式水輪船,共十艘,那種船鄒公之前應該在船廠見過,功能我就不多說了。船上有充足的武器裝備,比之朝廷的戰艦猶勝一籌,在海上,您幾乎可以無視他國水軍,用他們來保證我軍的海上補給和撤離,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。”
海上作戰和陸地上作戰,有著天然之別,艦船和武器先進一些,幾乎就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,還沒有大面積向李唐引進各方面技術的倭國和高句麗水軍,在趙龍所帶領的這支船隊面前,就像小孩子面對成年人一般,基本沒有正面硬抗的實力。
而且,這一年多的時間裏,趙龍他們基本都在半島和倭國海域徘徊,對於那邊的海況,有了相當多的了解,等張公瑾跟他們碰頭之後,應該能根據他們自身的優勢,制定很多可行的戰略計劃出來。
“本以為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,想不到正明還有驚喜給老夫,能夠保證大軍的補給和撤離,高句麗這一仗就好打的多了。”
聽完了孫享福的介紹,張公瑾頓時信心滿滿,孫享福便急忙讓人取來人筆墨紙,現場給趙龍等人寫了一封信,大意就是讓他們一切行動聽從張公瑾的指揮就好。
“鄒公,高句麗之事,若有可為,便為之,若不可為,沒必要將自己陷在那邊,您知道的,占領高句麗,還是得出動我大唐的大軍,而大唐內部地多人少,要滿足自身消耗,需得加強勞動生產力,若是能在海上建立起一條高句麗向大唐轉運人口的線路,使原本為高句麗貢獻戰略資源和稅收產出的百姓,為我大唐貢獻戰略資源和稅收產出,彼弱我強,這也是一種勝利。”
“這一點老夫知道,老夫有高德在手,到時候會利用他,將那些無法給戰事出力的婦孺小孩先走海上運往萊州,只留青壯士兵與淵蓋蘇文作戰,如此的話,那些家屬撤離到了大唐的士兵,便再沒有退路了,必定會奮勇殺敵,以期給淵蓋蘇文造成損失,即便最終戰敗,那些高氏的殘兵,也只有投靠我大唐這一條退路,結局你知道的。”
“原來皺公早有謀算,這我就放心了,如此,我便在萊州等地讓人安排接應的事情,對於人口,咱們可是多多益善吶!”
“老夫知道你滿腦子發財計,缺的就是勞力來實現,所以,老夫不會在那邊大造殺孽的,沒什麽別的事,你就先回吧!老夫早一點去高句麗,也能多為你弄些人口回來。”
待得墨跡幹好之後,張公瑾便催促孫享福下船了,孫享福抱拳與之道別後,在岸上目送了快船離開,心中感慨萬分,能上淩煙閣的功臣,果然個個都了不得,張公瑾這份一心為公的心情,就值得人敬佩。
而孫享福之所以這麽在乎高句麗的人口問題,除了因為需求之外,是因為看準了人口就是高句麗的根基,它是這個時代亞洲地區人口僅次於大唐的國度,有民一百多萬戶,從青壯男丁編成的軍隊數量都有五六十萬,就可以看出它的總人口數,至少也是五六百萬以上的規模,大唐即便是將突厥和東北四部囊括其中,也不過是三百萬戶左右,一千幾百萬人口而已,跟他們打消耗戰,很容易傷筋動骨。
還有一個方面,高句麗的人口到了大唐後,完全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,首先人種特種就是一樣,再一個,他們早就進入了農耕社會,許多人說的還是漢語,普通百姓的文化程度,甚至不輸給大唐漢民百姓,是一種拿過來,直接就可以做生產主力用的優質人口,孫享福當然不想放過。
回到府上之後,孫享福給魏征去了一封信,約他去幸福村做眼鏡,順便跟他談一談山東那邊的事情,他作為山東大部分中小地主的代表,能夠給接受高句麗百姓提供很多幫助,不過,孫享福並不打算讓山東地界的這些世家消耗掉高句麗遷過來的人口,因為那裏離高句麗太近了,百姓們有可能想著逃回。而關中百姓如今正面臨進入工業化的轉型,大量原本開發好的土地需要人來耕種,由熟悉農耕事務的高句麗百姓來補充最為恰當。
次日,整個長安城內都比較熱鬧,因為是科舉放榜的日子。
銅鑼傳榜,宣旨的官員,帶著錦緞紅袍,高頭大馬,在城內各處尋找各科獲得前三名的考生,搞的滿城雞飛狗跳的,冬天裏的冷風,也擋不住長安百姓愛看熱鬧的心情。
各科三甲考生從一文不名,瞬間變的名聲大噪,在享受全城人民羨慕嫉妒的目光的時候,他們的內心也是激動的,朝廷讓他們這麽風光,他們敢不效死力以報朝廷?
類似科舉這樣的事情,在一開始的時候,對國家社會,都是會起到很好的作用,因為最初的時候,人們心思往往比較單純,久而久之,則演會變成一個名利場,讓無數人在裏面沈浮,比較慶幸的是,現在還只是剛開始。
雖然沒出現像宋明時期那種榜下捉婿的情況,但,能夠取得好名次,獲得皇帝青睞的這些狀元,榜眼和探花們,都走入了世家權貴的視線,非是出於世家權貴門下的學子若取得了好成績,他們定然是會想辦法拉攏的,因為考慮問題比較長遠的世家權貴大多知道,這些人才,未來成為朝廷高官的幾率很大。
瓊林宴被安排在了明天,所以,明天才會在法部給明法科取中的子弟開大會的魏征今天有空,散朝之後,和孫享福一同乘快船,用了不到一個時辰,便出現在了幸福村。
“適才在船上跟魏尚書所談的遷民之事,關乎著關中未來的發展大計,還請魏尚書盡可能的幫忙才好啊!”
“為國盡忠,老夫是不會甘落人後的,不過,讓老夫舍了一張老臉去給你幫忙,你是不是也該回報回報老夫?”
“這不,為您來獨家制作眼鏡了麽。”
“這個不算,是你之前答應老夫的。”
“那您直接說,什麽才算。”
“老夫知道你給正倫寫了一個商部管理陳條,讓他一下子就找到了商部的管理方向,老夫所管的法部,雖然不像商部那樣是從頭做起,但也是一個職權與從前有異的新立部門,正明,就沒有如寫給商部一樣的管理陳條寫給法部麽?”
孫享福一早就知道魏征在這裏等著自己,所以,即便陳條他昨日已經寫好,也沒有一見到他,就馬上交給他,等他把條件提出來之後,才從懷裏掏出一個紮子道,“如此,欠您的這個人情,在下可算還了。”
看到厚厚紮子,魏征面上一喜,也不計較孫享福是早有所圖,忙將其接過謝道,“還了,還了,都是為了國事,哪裏存在什麽人情不人情的。”
然之後,他就迫不及待的瞇著眼睛,翻開起了孫享福的手劄。
配老花鏡並不覆雜,用不同厚度凸透鏡在眼前試驗,找出最合適的就好,為了幫魏征制作老花鏡,幸福村專門開了一窯,燒制鏡片厚度不一的凸透鏡,孫享福見魏征看的入迷,便去窯洞裏,與燒制玻璃的技術總工韓少問聊了起來。
“顯微鏡的研究,有什麽進展沒有?”
“目前還沒有,光是用凹凸鏡片,除非造的奇大,才有可能將放大倍數增加到八十倍以上,想要制作您所需要的一百六十倍以上的顯微鏡,需要非常精準的布置各組鏡片的內部擺放,也就是說,那個大家夥,至少要大到人可以進的去,手動調整的地步,而且,可能需要反反覆覆調整安裝,因為有一丁點細小的角度問題,整個東西就不成立了。”
孫享福知道,科技產物,都需要很精確的數學支持,如果,能夠事先計算好成像的所有折射角度問題,那麽,只需要在制作的時候,不斷的調試,使鏡片的角度在內部達到精準就好。
他把測算的任務交給了李淳風,看看他能不能將所有的數據預先算出來,他自己打小有些偏科,不喜歡數學,對於這方面的事情,即不想去做,也很難做的到。
“嗯,你們多試驗,多研究,不要怕經費消耗的問題,等明年渭南的琉璃作坊開業之後,咱們就可以少量的放穿衣鏡到市面上銷售賺錢了。對外就說,十窖琉璃,也未必能燒制出一面鏡子,保持其在市場上高價,稀缺的現狀,幾年以後再說。”
“知道了掌門,咱們這個組的成員,心思也不在制作沒有技術含量的穿衣鏡上面,大家卯足了勁,就是想制作您所說的,能放大一百六十倍以上,能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的顯微鏡。”
“嗯,有這樣的幹勁就好,做技術研究,枯燥乏味是難免的,必須要有一種喜愛探究的心理,才能堅持下去,只要把這個東西制作出來,你韓少問的大名,一定會被史冊記載,流傳千古的。”
史冊記載,名傳千古的事情,人人都想,不過這些東西,貌似離現實還比較遙遠,只是稍微的幻想了一下,韓少問就回歸了現實。
“掌門,可以制作凸透鏡片了,我會分幾十種厚度,先制作一批出來,等魏尚書挑選好之後,我再為他制作幾塊相同厚度的眼鏡作為備用。”
不多時,孫享福便拿著數十塊玻璃鏡片,讓魏征放在眼前試驗了起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